中央提倡供给侧改革,但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就业、税收及社会效应考虑,地方维稳现象普遍,导致供给侧出清较慢。刚兑逐渐打破,但多以点状形式发生,多数僵尸企业处于将破未破的阶段,导致信用债收益率调整不到位,性价比较弱。供给侧改革,注意防范几类企业的信用风险,可能在供给侧改革中最先受伤:一是经营状况不佳且对当地政府贡献就业、税收较小的;二是高污染、高耗能、高耗水的“三高”企业;三是连续3年及3年以上亏损的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