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债市刚兑逐步打破,违约主体从民企向国企甚至央企蔓延,在“供给侧”改革推动产能出清的过程中,我们认为,信用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还可能升级,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扩大。我们仍建议关注高评级产业债和优质城投债,规避评级较低、产能过剩行业的品种,通过精细化信用分析,谨慎甄选标的。